李时珍阵容搭配图

19

一档综艺节目,居然要上《新闻联播》宣布:我更新了,准点来看!

在阿信有限的人生经验中,这还是头一遭,但偏偏《典籍里的中国》就做到了!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

截图来自5月2日《新闻联播》

作为央视春节后的一档开年王牌节目,《典籍里的中国》第一集在大年初一一开播就登上了热搜,豆瓣开分就是9.4,知乎最高9.2,此后热度一直不减。

整个阵容更是直接拉满到了“顶配”级别

艺术总监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,学术支持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,合作单位都是国家图书馆,几乎清一色的国字头。

每集的主演就更不用说,都是响当当的老戏骨:倪大红、李光洁、王学圻、王劲松……

啥都不说了,上弹幕: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1

只要是看过的人,都会发出这样感叹:这就是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天花板啊,一档不能快进的节目!

但就有一点不能忍:更新速度实在是太慢了。

本来说好的周更,从2月12日开播以来,到4月底也才更新了三集,第四集更是一拖再拖: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2

说好4·25播的,播了吗?没播!据说4·30播!结果也没播……一来二去,最后索性被网友们改名叫“薛定谔的综艺”,播出时间好比拆盲盒。

可即便如此,观众们还是不得不委曲求全地表示:“神仙节目你慢慢拍,我们愿意等。

不少人都留言表示:“以前读书什么古文都背不进去,现在竟然在熬夜看这个?!”“这档节目的情感烈度和思想浓度一样地高,真的太好哭了,看一集哭一集”⋯⋯

所以,《典籍里的中国》究竟都拍了些啥,会让人泪点彻底崩溃?

无法超越的历史感

有人说,《典籍里的中国》是继《国家宝藏》之后最值得一看的文化类节目,没有之一

作为一档普及性的历史文化综艺,即使打满分也不为过。

节目的核心表达非常简洁明了:每期一部典籍,介绍一个作者,讲一个通联古今的故事

在体例上,每一集都非常严格地遵循了“学者讲学—编剧圆桌会—舞台剧表演”的标准范式。

其中舞台剧是核心,沿用古今穿越的剧情,古人带今人浏览历史,今人带古人体验现代化的走向。

整个制作场面,那可是相当大,注重沉浸式观看体验,光是演出区域,就有四个

主舞台专做大场面,二号台小而精致,三号台分上下两层,延展空间。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3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4

三个舞台中间有通道相连,同样也是表演区域。

犹如一条沟通古今的时光隧道: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5

除了场面宏大精致之外,作为故事讲述内核的表演那也是相当惊艳。

就拿第一集,《尚书》来说,整个故事围绕着由倪大红扮演的伏胜展开,一出场,那低垂的眼帘,搭配远眺的眼神,就直接带出了2000年的气场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6

此时的伏胜,已是90多岁高龄的老者,前秦起焚书之火,天下《书》几被毁尽,伏生家藏之《书》,是天下仅存的一部。

当朝皇帝,西汉文帝听闻,便派太常掌故晁错前来,听伏胜讲解即将失传的《尚书》,是谓历史上著名的“伏生传书”。

节目里,伏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讲述了自己极为不易的“护书”的一生:

倪大红的每一个动作、一个眼神、一句台词里,藏着的都是戏。

那种无法超越的历史现场感让每一位观众,包括主持人撒贝宁都眼泪不断

伏生讲了一辈子《书》,护了一辈子《书》。

舍命护书,护的是华夏从何而来的历史本源。

这才有了今人(撒贝宁)与古人(伏胜)的一段对话:

华夏为何一体?

答曰,自古就是一体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7

如今再回看倪大红的表演,可不止气场那么简单。

举手投足都是“书”。

开场戏——伏生在书房内翻看典籍,侍从端来一盏茶。

单手拿茶盏,眼睛,始终没离开桌上的书。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8

喝完,放回去——

因眼不离书,再加上年纪大,拿杯的手数次欲放下,却失了准头。

让你一看便知,这是一个垂垂老矣、醉心读书的学者。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9

最后,小撒带伏生穿越到了现代博物馆。

看到今日借助互联网,人人可读《尚书》,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诵着《禹贡》。

伏生拄杖跪地,欣慰满怀。

两人告别,撒贝宁恭送伏生。老先生这一转身,真正诠释了,什么叫一眼千年。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10

古与今在这一刻,完美交汇,观众们的泪点,又一次,被瞬间击溃。

这期播出之后,不仅立马上了三次微博热搜,就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也一连发布了3篇文章激情解读,认为这是一场文化盛宴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11

每一期都是一种中国精神

《典籍里的中国》所想表达的,并不仅仅是精彩的故事和表演,真正感人至深的是背后蕴藏的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

在过去的三期节目中,节目组分别聚焦“政书之祖,史书之源”《尚书》、“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”《天工开物》、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《史记》,精心提取了民本思想、农本思想及科学精神、实录精神。

以第一期《尚书》为例,创作团队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,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,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,剧本前后修改了53个版本。

不仅在表现形式上下足了功夫,也在精神内核的探讨上力求精益求精。

而刚刚播出的千呼万唤的第四期《本草纲目》,其制作周期更是历经了一个多月,为了在考证上做到完美,甚至已经定档的时间也不惜一改再改。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12

不出意外,完美的故事讲述方式,准确的历史细节还原,加上演员王劲松的表演加持,一经播出,观众的泪点再次失守。

这一集的切入点非常巧妙,是从下面这张我们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李时珍标准肖像开始说起: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13

事实上,这是1952年,画家蒋兆和应莫斯科大学的邀请,所绘制复原的一张李时珍的画像。

其灵感来源,就来自于王世贞为《本草纲目》所作的序言:

楚蕲阳李君东璧,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,留饮数日。予窥其人,睟然貌也,癯然身也,津津然谈议也,真北斗以南一人。解其装,无长物,有《本草纲目》数十卷。

1953年,莫斯科大学以这张画像为底稿,将李时珍的画像镶嵌在新落成校舍大礼堂的走廊里,和他并列的,还有牛顿、哥白尼、达尔文、居里夫人等: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14

整个舞台剧,以一首李时珍的自赋小诗为核心,讲述了他从医、写书、出书,如逆水行舟一般的一生

身如逆流船,心比铁石坚。

望父全儿志,至死不怕难。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15

这是李时珍在青年时期向父亲求说明志、决意行医时所说的话。

青年李时珍随父行医,在为蕲州各地百姓看病时,因为经常遇到辨错药、抓错药的病例,他心中坚定了重修本草的想法。

此后,李时珍查历代典籍书采八百余家,踏万水千山考证诸家本草,穿风霜雨雪,历寒来暑往,守一盏孤灯,用近三十年修撰出了医学巨著《本草纲目》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16

《本草纲目》把药物分成十六个部,下面有60个小目,以部为刚,以类为目,共计五十二卷,近190万字,记载了药物1892种,附有药方11096首,并绘有药图1109幅

这是第一个将纲目分类体系引入本草领域的医药学著作。

要知道在古代,我们大概只有每五百年才会组织一次大型的官修本草活动,而且都是动用全国的力量去进行药物调查,但《本草纲目》可是全都由李时珍自己一人完成的!

为什么要把《本草纲目》编这么大?

李时珍认为,不能因为自己的学识和时代限制,而对一些药物资料大肆地删减:“此本草之书,所以不厌详悉也。”

《本草纲目》还立言破惑,李时珍会对前人记录的错误、封建迷信等发表他自己的观点,这就是《本草纲目》里面随处可见的“时珍曰”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17

李时珍还说,医者,贵在格物。在《本草纲目》第十九卷中,李时珍还特别写道,很多前人犯的错误,原因都是“盖未深加体审,惟据纸上猜度而已。”

因此李时珍考订本草,尤为注重实地考察: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河南、河北、四川等地,都留下了李时珍寻医访药的足迹。

例如,李时珍是第一个将苦荞和荞麦分列条目的人。

也是第一个在书里面正是记录一种海外传入的植物——玉米的科学家,《本草纲目·谷部·第二十三卷》:

可炸炒食之,炒拆白花,如炒拆糯谷之状。

这种吃法,我们现在称之为——爆米花。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18

历尽千辛万苦,好不容易成书,此时李时珍已经63岁,但由于刊刻工程太大,利润微薄,再加上李时珍藉藉无名,数次寻找出版商均被拒绝,《本草纲目》一时出版无望。

听说,如果能找到当世大儒、文坛泰斗王世贞来作序,或许能出版的希望。

于是,这位老人二话不说,拉着书稿顺江而下,去拜访这位素未平生、身份天差地别的文坛领袖。

这序,一等,就又是10年

穿越古今的对话

李时珍未了的心愿

就是这么一套书,李时珍用了近30年去写,然后又用了10年的时间再勘误、再修订,最后那一刻,王劲松表演的已经70多岁的李时珍在那一边哭一边笑,可以看出来,在他心里,《本草纲目》有多重。

令人唏嘘不已的是,他的儿子李建元在向万历皇帝写的《进<本草纲目>疏》里面有一句话:甫及刻成,忽值数尽。

意思就是,《本草纲目》刚刚刻成,李时珍仙逝。他没有看到自己毕生为之耗费心血的书,最后放在他眼前。

虽然让《本草纲目》惠及后世,是李时珍最大的心愿,但是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个人能力的有限,所以他认为,医书应该一代一代不断地去修,他希望后世能不断地去斧正自己在本草书中的一些谬误。

天下医书,利益天下,当天下共修,世代永新。

例如,《本草纲目》中将“青蒿”和“黄花蒿”弄混,而这一错误,直到400多年后的屠呦呦才正式得以纠正,可以说是李时珍精神的最佳践行者。

李时珍阵容搭配图插图19

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录下的知识点也许还不是最重要的,真正可贵的是他留下的科学精神和仁心医德

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,无论是古代的医者李时珍,还是我们现代的医者,他们继承和发扬的就是中国传统科学精神中的:求真务实、关心民生、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。

在《本草纲目》这期的最后,李时珍经常会说一句话:寿国以寿万民,寿万民以寿国

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,人民至上,生命至上

在疫情肆虐的当下,这句话读起来,尤其具有分量,400年前的智慧仍在以不同的话语方式,发挥着强大的生命力。

最新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站长邮箱:19437564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