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《误入浮华》全阵容角色剧照上线。特别是作为某文学网“头牌”的王居安,从开始选角至今,一直备受关注。如何在期盼和争议声中塑造一个饱满的人物,对于演员高伟光来说可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。
作为一名普通观众——不管本身是书粉还是演员粉,对于还未形成的作品,将个人观点强加于演员身上,显然都是不合适的。
如何客观看待“原著”和“改编”的不同?观众需要从多元化的创作中衡量角色定位和剧情呈现的关键点。
不管是原著,还是改编后的创作,都是通过“故事”带给观众“寓教于乐”的一种文化诉求。它们的区别在于呈现的方式不同,因此,不同接受者的意识流也是不同的。
小说可以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理解,用自我的意识形态想象故事的始终,作者甚至可以用洞察一切的目光“注视”故事的整个发展过程,用手中的笔触大肆地想象生活迷宫里的人们如何踯躅彷徨、颠颠撞撞的经历。这是一个“自由”的过程,是影视化无法达到的,也是文字创作的优势,却给编剧和演员带来了挑战的高度。
比如:原著中王居安这个人物的设定,是否讨喜?受众度多广?“好”“坏”仅仅是读者个人心中对人物形象的一种理解。小编反复阅读该文后,特意与影视化人物进行了比较,再回看高伟光之前饰演的角色,特别是2020年四部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里,他所呈现的每一个角色的力度,表演上的突破是毋庸置疑的。作为普通观众,对于万众瞩目的头牌王居安,最后落到高伟光身上,更是万分期待的。因为在高伟光的人物塑造上,总能看到全新的亮点。
高伟光新剧饭制海报
对于王居安,某些观众质疑高伟光的形象过于正面,帅气儒雅有余,凌厉狠劲不足。由此再说到原著中的人物,不经语老师在故事简介中的“关键词”是:黑暗、狗血、三观不正……这是小说呈现的“可能性”。因为在小说中,作者或读者本身都不是故事中的参与者,无须对这个过程“负责”,因此文字创作更能满足人物的好奇心。
再细想,小说中作者提及的“关键”词,是否能照搬到屏幕前呈现给广大观众呢?
当下影视化作品,特别是现代题材的作品,更多的是以理性的角度、平民化的视角讲述身边的故事。在这个信息时代,怎么力图挖掘社会上的“小人物”、“小事件”去看到“大命运”的转变,从而产生积极的、阳光的、能被推崇的正面效应,就是影视创作的必选之路,也是它的“特殊性”。与小说相比,影视作品的定位更加明确,呈现出来的作品更加直观,更具完整性。
也正是因为如此,在阐释故事的同时、制造悬念的背后,故事的可看性更多的是依靠贴近生活,文字中能呈现的“婉约”,“浪漫”,“无厘头”,“三观不正”等关联的设定,只能“点到为止”。
再次回归到小说,结合目前仅有的剧照寻找人物的“蛛丝马迹”。小编认为,影视化后的王居安是高伟光式的王居安,他并非是小说里通过读者想象而“生成”的各种不同的“幻象”。因为他是视觉审美上一个立体的形象,也是从小说到影视化最完整的形象,他可能不是你想象中甜宠剧里单一的、续写天荒地老、为爱可放弃一切的“霸总”,但他一定是当下社会领域里的一个代表人物。他可以是千千万万老百姓中为了理想不断奔赴的励志青年;可以是经历人生起伏后重拾信心的“勇士”;更可以是看尽浮华、回归平淡、保持初心的普通人……
人物的精彩,并非在“腔调”上的哗众取宠,而是用智慧呈现出来的人格魅力。通过好演员的引领,观众能看到广博的社会生活,能看到生活化的、生动活泼的人物。而这些表演能力,也正是高伟光在创作上最为细腻的地方,值得期待。
高伟光新剧饭制海报
影视作品的优势,在于通过演员的塑造对故事进行渲染,降低文字的枯燥感,用最直观的方式拉近作品和观众的心理距离。
一部作品存在的价值,如果仅仅为了满足“眼球经济”,势必造成“买椟还珠”的后果。所谓的“寓教于乐”,应该是从娱乐解压中得到智慧和启迪,是好作品、好演员在创作上要考虑的首要问题。现实题材的作品要的是如何“接地气”,而非刻意将人物“意向化”。
《误入浮华》尚在创作阶段,作为观众,需用客观、理性的态度予以期待。原创和改编后是否存在差距?改编后的剧情是否更加贴近社会生活?个人认为,现代题材作品还是需要“现实”化,富有真情实感的故事最能引人入胜,也必定最得人心。
希望《误入浮华》搬上屏幕的那一刻,能让观众眼前一亮,产生情感上的共鸣。